私募专项现场检查,各机构积极“备考”
私募专项现场检查目前已成为各家私募机构的年度“大考”。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,今年的现场检查于3月1日正式启动,至6月15日结束。多家被抽中的私募表示正在积极“备考”,希望用平常心对待。从被抽中机构的准备情况来看,虽然存在些许差异,但多数机构表示“已准备得差不多了”。
业内人士认为,监管层的监管和导向是明确的,专项检查无疑会对私募基金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和引导作用。
入选私募未雨绸缪
为防范私募行业风险,规范私募机构经营行为,推动私募行业高质量发展,近期《关于开展2018年私募基金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》下发。2018年上半年重点检查事项主要包括三类私募:一是涉及集团化、跨辖区和兼营类金融业务的私募机构;二是管理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私募机构;三是其他存在问题风险线索的私募机构。
据记者粗略统计,截至发稿,已有包括陕西、上海、江苏、四川、大连、福建、山西、江西、宁夏九地的证监局发布了《关于辖区内私募基金专项现场检查对象随机抽查结果的公示》。
“按照以往的经验,现场检查重点是各地证监局检查私募机构有无经营场所、在职人员状况、募投管退各个环节是否合规等,对公司基本情况和基金运营进行监控。我们本来就比较注重合规性,有非常完善的风控体系,自查材料春节前就已向证监局提交了。此外,证监局到现场可能需要的其他材料,我们也已备齐。”宁夏某私募的一位执行董事对记者表示,他所在的私募是宁夏仅有的两家被选中现场检查的机构之一。
“宁夏几乎所有的私募基金管理人都在同一个微信群里,在证监局网站公布的信息和相关通知也会发到群里,在沟通上是非常顺畅的。”上述私募执行董事称,现场检查被抽中不代表私募有问题,不希望给外界留下“违规”印象,希望用“平常心”对待。
另一被抽中的沪上私募产品负责人也表示,在此之前公司并未被现场抽查过,不过目前公司也在积极准备,“重点关注现场检查可能涉及的产品的制定、研发、发行、投后和信息披露,以及合格投资者等方面的情况。”
长红资本总裁丘建棠认为,现场检查是管理层规范行业合法合规,去除潜在隐患,从源头去杠杆的重要手段。私募管理人应该自查产品的设置框架是否存在高杠杆、层层加杠杆的嫌疑,在公司的风控体系和运营产品的合规性方面多花精力,配合管理部门顺利进行本轮现场检查。
现在行业已经告别了2014年-2015年鱼龙混杂的局面,监管层的监管和导向是明确的,专项检查将对私募基金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和引导作用。